您的位置: 首页 > 组织信息 > 治理信息 > 会员代表大会

临汾市红十字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30 【字体: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彰显人道 促进和谐

努力实现我市红十字事业的跨越发展

——在临汾市红十字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  张贵虎

(2012年9月5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临汾市红十字会一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批。

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按照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事业要求,回顾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探索红十字会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投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讨论确定临汾市红十字事业2012-2016年五年发展规划,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五 年 工 作 回 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也是我市红十字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县及市直各有关部门红十字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依法履行职责,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圆满完成了市红十字会第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任务,红十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红十字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工作目标责任制逐年完善;救援、救护、求助工作落到实处;推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成绩斐然,人体器官、组织的捐献开始起动,汇集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募捐和博爱送温暖行动深入人心,红十字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都不断壮大,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度、知名度在迅速提升。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愈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一、组织建设长足发展

红十字会组织队伍建设是发展红十字事业,开展红十字工作的根本。截至2011年底,我市所辖17个县、市、区均通过编委会恢复建立了红十字会,建会率达到100%,其中,侯马、安泽、吉县、隰县、永和、尧都、曲沃、霍州、洪洞、蒲县10个县、市、区通过编委会理顺了管理体制,理顺县占总数的59%,比五年前的21%提高了近40%。全部专职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基层组织1209个,团体会员单位433个,会员96000人。其中青少年会员69000人,比五年前增长60%。特别是红十字志愿工作者队伍迅速发展,从五年前的20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1800多名。志愿工作者积极投身红十字工作在抗震救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2007年起,市红十字会建章立制,制订了《全市红十字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从8个方面规范了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使得红十字会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

二、抗震救灾作用明显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在大震大灾面前,市县两级红十字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招募自愿工作者,在全市各繁华地段设立了多个红十字募捐接收点,并开通了电子账户和热线电话,发布了告全市人民的劝募书,在临汾电视台、《临汾日报》上刊登广告,号召社会各界抗震救灾。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我市红十字志愿工作者一行六人奔赴汶川地震第一线抢救伤员、运送伤员,把临汾红十字的旗帜插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以上,接收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总计1382万余元。其中物款506万余元。并在第一时间把收到的钱款上缴到上级红十字会。隰县红十字会严瑞生等人被授予“全国红十字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市红十字会全体人员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集体一等功一次。有7个集体、22名个人,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表彰。市、县两级红十字会经受住了大灾大难的考验,迎接了挑战,锻炼了队伍,扩大了影响,净化了心灵。

三、急救培训深入人心

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是红十字会的传统业务。近年来这项工作连续开展,一方面先后同公安交警、煤炭、电力、教育、旅游等十五个部门联合下发了文件,另一方面在最易受损伤的人群当中开展初级现场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五年来有32名师资得到国家级培训,有5600人接收培训,获得急救员资格。在日常生活当中,在突发事件当中,先后急救130人次。有84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市红十字会设立在大——运一级路两旁的6个急救站(点),近年来急救了1210人次。市人民医院、市骨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红十字救护队,在我市自然灾害、矿难、土灾、车祸、溃坝等灾难中第一反应,最快出发,救治伤员,有效地保护了人群的生命的健康,弘扬了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四、社会救助温暖人心

依法开展社会募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各级红十字会的职责,除在大的自然灾害年份中开展募捐以外。无大灾之年开展的“博爱一日捐”,是我省我市近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展社会救助的基础保障。五年来,在省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救心行动”“微笑行动”“天使行动”。先后救助了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白内障患者、唇腭裂患者、白血病等大病患者862人。发放救助金150万余元。救助贫困大、中学生470余名,发放救助金50余万元。与此同时,市、县两级红十字会连续8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温暖”活动。每年元旦春节前后,把棉衣、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发放到受灾户、困难户、五保户家中,五年来累积发放生活用品、食品、药品总价值折合人民币110余万元。1万余户,4万余人受益,让千家万户感受到了红十字会的温暖。

五、“三献”工作成绩喜人

血液是生命之本,是救命之需。为了推动无偿献血,市红十字会每年都要印刷大量的宣传品,每年“5·8”世界红十字日,都要举行大型宣传活动,推动无偿献血,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宣传解询,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已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无偿献血形成了自觉自愿行为,满足了临床用血,五年来无偿献血2500万ML,救治病人6万余人。

同时,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拯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活动也同步开展,其难度比捐款要大的多,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大媒体的支持下,在高等院校的师生配合下,通过立体全方位的宣传,五年来这项工作在我市开展的有声有色,稳步前行,截至2011年底,全市造血干细胞入库人数达5000人,高分辨服务25人,有3名青年成功地为北京、西安等地的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了骨髓造血干细胞。

另外,人的遗体捐献,人体器官组织的捐献登记工作,也逐步进行,有上千人咨询,截至2011年底,遗体捐献登记者56人。为挽救生命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受体。

六、宣传力度逐年增强

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是市红十字会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以宣传促进活动,以活动带动宣传,每年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7·28”抗震减灾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相关节日,充分宣传红十字会,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红十字会、理解红十字会,进而加入红十字会。五年当中,市红十字会同市电视台摄制了电视片《生命不能等待》,市红十字会印发了《红十字会法律法规手册》、《自救与互救》、创刊了《临汾红十字》通讯,建立了临汾红十字网站,先后在《中国红十字报》、《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报》、《临汾日报》、山西电视台、黄河电视台、临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登和播报稿件166篇。荣获“山西省红十字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总的来讲成绩是肯定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红十字会的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和《山西省红十字会条例》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还不够;个别县级红十字会“三列”问题还没有解决;红十字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专兼职干部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红十字会的救助实力还有待提高,可持续筹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克服和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心潮难平。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红十字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快速发展的五年,是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携手人道、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五年,是红十字工作者值得骄傲的不平凡的五年!我市红十字事业的每一点成绩和每一步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体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的努力拼搏和扎实工作。为此,我代表市红十字会一届理事会,并以本次大会的名义,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向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工作者、会员、志愿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市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红十字事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更需要我们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埋头苦干,为实现我市红十字事业新跨越做出不懈努力。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遵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履行红十字会法赋予的职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将市红十字会建设成为应急反应科学化、公益项目品牌化、宣传筹资长效化、组织建设规范化、志愿服务特色化、运行机制社会化的人道救助团体,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人类和平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

经过五年时间,全市红十字事业有较大发展,红十字会法律、法规和红十字运动知识在全市得到基本普及;县级红十字会的管理体制实现全部理顺,把我市红十字会建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符合自身特点同时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以博爱系列三项工程和“三献”工作为重点,不断拓宽救灾、救护、救助工作领域,使各项业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建立一支稳定的红十字会专职干部队伍,使其业务素质能适应红十字工作需要;开拓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以使红十字会的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高。

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是:

一、大力开展社会募捐活动,让“三救”(救援、救护、救助)工作落实到实处,让群众受益。

红十字会起源于战争,发展于和平,在和平年代,大力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才能有效地开展“三救”工作。今后五年,各级红十字会要继续承担起省政府委托开展的“博爱一日捐”活动,大力开展社会募捐,不断增强红十字会的救助实力,做好“三救”工作。

(一)开展红十字救援行动。

加快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市、县两级红十字会都要制订完善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并纳入同级政府整体应急预案体系。要依托社会各种力量,进一步加快组建红十字应急救护队的建设,每个县至少要建立一支应急队伍,做到急时能来,来之能战。市红十字会依托市本级医疗单位筹建一支灾后心理干预援助队伍,增强人们抵御各种灾难的心理承受力。

(二)开展红十字救护行动。

高危人群的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已开展了多年,相关的政策法规都比较完善,也有现场的培训经验,各地要在总结过去的同时,谋划好后五年的培训工作,按照《临汾市2012-2016年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16年要培训5万名急救员,达到我市总人口数的1%,达到全国的整体水平。

(三)开展红十字救助行动。

继续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把红十字关爱进社区、进乡村。各县、市、区红十字会要有选择性的开展“救心行动”、“复明行动”、“微笑行动”、“天使行动”等大病救助,适时开展济困助学和服务关爱农民工活动。争取实现艾滋病预防和关爱活动覆盖全市。

二、大力开展宣传动员活动,让“三献”(献血、献髓、献器官)工作深入人心,为生命护航。

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现场咨询等形式,动员人道力量,调动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大力开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人体器官、组织捐献条例》和相关的知识,让适龄人群踊跃加入到无偿献血、献髓、献器官的行列。建立一支应急献血队伍,让更多的人群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保障我市医疗临床用血。争取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登记者到2016年达到5000人。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达300人。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三、大力开展“强会”行动,夯实基础,为事业发展做保障。

红十字会的组织队伍建设,是红十字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根本。实践证明,市、县红十字会当中,大凡体制得以理顺的县市、队伍比较整齐,人员配备到位的,工作成绩就突出,工作开展就顺利。所以,要继续抓好县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工作,争取到本届理事会任期内,全市所辖的县、市、区红十字会的管理体制全都理顺。并要明确机构编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独立的财政账户,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业务经费,能独立自立地开展工作。同时,要大力发展红十字会员,进一步加强会费收缴工作。大力发展红十字志愿者,建立志愿者工作协会。另外,逐步创建一批组织建设规范、活动特色鲜明、服务对象清晰、会员和志愿者作用发挥较好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红十字会,把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为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提供营养。

总之,在红十字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依法办会是做好红十字会工作的首要条件;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是发展红十字事业的必要条件;稳定的干部队伍是做好红十字工作的基本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我们也体会到社团工作有“为”,才能有“位”,即: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地位才能更有作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赞誉。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心潮澎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全市的9万多红十字会员、专兼职干部,要高扬红十字旗帜,凝聚人道力量,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彰显人道、促进和谐,努力实现我市红十字事业跨越发展。